于闾的脸迅速的红肿了起来,泪水顺着眼眶沿着脸颊缓缓流下。
“哐啷!”
“砰!”
说着,于闾一把踢开身下的板凳,双膝跪地,哭泣道:“此次造成一团现状的原因皆在闾一人之责,还请师长处置。”
朱则连忙扶起于闾,安抚道:“这事不怪你,你们面对的是十倍与己的军队,若是我反应迅速,早些将二团和六团投入刘家村来,也不会造成现在这种情况。”
说着,朱业长叹了一声:“细算下来,还是我的责任啊。”
“师长......”
于闾张了张嘴,有些凝噎。
“好好养伤吧,一团的兄弟都是好样的。”朱则感慨着。
是啊!
一支伤亡达到百分之九十,余下轻伤者皆存死志,无一投降的部队,在古代冷兵器战场上,那就是一个奇迹的存在。
一团又如何不让朱则感慨呢?
“兄弟们的仇,我们早晚会还回来的,好好养伤,到时候你们一团还是先锋!”
最后,朱则许下了诺言。
“谢师长!”
于闾紧咬着牙口,重重的点了点头。
“嗯!”
朱则认真的回了一个字,然后环视一周,说道:“大家商量一下,各自发表一下看法,看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打。”
“依我看,咱们还是先撤吧。”六团长开口了,刚一说完,又连忙解释说:“师长,我说撤退并不是害怕,我们六团也不会比一团差,我愿意率领六团充当先锋,我也会身先......”
“没事。”
六团长还没说完,朱则摆了摆手:“不用解释什么,既然我让大家发表意见,就是要畅所欲言的,你先说说咱们为什么要撤的理由。”
确定了朱则说的是真的过后,六团长立马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:“咱们一师的总人数在一万余人,分成了两条战线,犹豫一开始的行进策略,导致了咱们一师各团间的距离有些分散。”
“从庐江前军先锋部队的俘虏哪里得知,敌军统帅是卢植,领庐江、丹阳两地各两万大军来袭。”
“时间紧迫,咱们只能将一师拆分为两个作战单位,其中三、四、五团驻守石台以应丹阳,剩余的则是驻守在这里。”
“经过一团与庐江军之间的交战,也知道了敌军并非普通士卒,在卢植此人的调动之下,其所属士卒的战斗力要超乎寻常。”
“与其分散防守,不如整合兵力,退回豫章,驻扎在余干,现在又是冬季,余干又有城池,还是民心所向......”
“此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皆占......”
“所以在我看来,还是先行撤退,在谋求其他。”
六团长说完就噤声了,朱则思索了一会,又看了看其他人,问道:“六团长说了,你们的看法呢?”
闻言,蔡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不如差人前去石台,看看何政委那边的情况,若是石台无忧,咱们或许不用撤退。”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