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薇不敢反对黄守真的工作安排,所以对软装设计方面的学习,只能暂时搁置一旁,开始专心帮事务所进行商务上的对接。
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,从国庆节第一天接到电话开始,在后续几天中,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处州市那边打来的设计委托电话。
其中不止有新园小区的项目,还有其它小区的项目。
当然,新园小区毫无疑问是项目最多的小区,足足有五六十套之多。
这让李薇心中忍不住一阵好奇……老板到底在处州市做了些什么,为什么事务所一下子能接到这么多的新项目?
另外,这么多项目一起找上门,事务所就这么点人,真能做完吗?
但其实,李薇这就有点想太多了。
因为这一批的新项目,事务所虽然接到了电话请求,但碍于时间、人手、及项目本身的局限性,黄守真在之后的选择中,肯定会适当性放弃掉一些项目。
比如那种在装修时间上,不能有丝毫退让且业主本身不大好说话的项目,以及户型上比较小的项目,都会在他选择放弃的范围之内。
大批量的承接居家住宅项目,终究是赚钱速度太慢了。
因为住宅项目本身很基层化,设计费收不太高。
其次是项目本身的体量太小。
像那种大面积的豪宅别墅倒还好,可平层类项目一旦接得太多,就很容易把事务所里的员工的工作时间,切得太碎。
黄守真虽然不会对已经找上门来的项目、存有高低贵贱之分,可为了事务所的整体发展方向,他当然还是希望自己能多接一些商业类的工装项目。
因为他很清楚,居家住宅项目终究只适合当创业初期的跳板,就像他这两年来做的一样。
一年下来,大概能赚个一两百万……可就算是他,这也差不多是极限了。
正所谓人力有时而穷,如果光做住宅项目,他想在一两百万的基础上继续翻倍,比如年入千万、几千万之类的,那设计费不翻个几倍、十几倍上去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可如果他真把设计费翻了十几倍上去,每平米的设计费高达好几千时,除了顶级房企的样板房能开的起这个价格,正常人家谁会花这冤枉钱找他帮忙设计?
所以,如果只做住宅项目,除非他开一间设计工厂,然后找几十上百号家装设计师一起推进,才有可能年入千万。
当然,这种靠积少成多的量产方式,短期内不是不行。
只是对一家设计公司来说,就显得太笨拙、且成长曲线也太短暂了。
毕竟设计行业本身的起伏是很大的。
这就像是,他现在可以通过自己超前的设计水平,在当下的设计市场引领住宅设计潮流,从而赚足甜头,可要是再过个五年、十年,等国内整体的居家设计水平提升上来了,到时他还能像现在这样,靠做几间样板房,就拿下一个小区近三分之一的业务量吗?
这是绝对不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