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氏在战火中凭一己之力将徐仁厚拉扯成人,其中的心酸并不是一两句言语可以描述的。常年的辛苦劳作和营养不良,以及对丈夫无时无刻的思念和担忧,陈氏的身体每况愈下,在徐仁厚成家的第二年最终含恨离去,而在她弥留之际,唯一还放不下的,就是徐光达的生死。她对儿子徐仁厚说:“自从你父亲走后,我的人生就只剩下两件事,将你抚养成人,为徐家留后和等你父亲回来。如今你父亲我怕是等不到了。但是,我生是徐家的人,死是徐家的鬼,无论你父亲是生是死,你替我找到他,将我与他合葬。”
徐仁厚将母亲的话记在了心里,在妻子周彩芹诞下儿子徐万军之后的第二年,他带着那封被母亲珍藏多年已经泛黄的唯一线索,开启了北上寻父之旅。他与他父亲当年一样,也只打包了很少的家当。他安慰妻子,自己此去不会去太久,只当是先去做个初步的打探。</div>
然而,计划不如变化,在他走到徐州境内的时候,正碰上了国军抓壮丁,他与领头军官刚好打了个正面。徐仁厚虽然不像父辈那样常年习武,但小的时候还是跟着徐光达学到了些把式,言行举止多少还是会流露出一些武人的气质。像这样一眼就能叫人看出不同的年轻小伙儿,国军是不可能放过的,还不待徐仁厚反应过来,只听耳边一声“抓”,两个穿着军衣的战士迅速将他押进了队伍。他稍有反抗,一柄明晃晃的刺刀立马抵在了他的胸前。于是乎,徐仁厚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国军队伍中的一员。
徐仁厚被迫充军不久,国共两党就打响了着名的淮海战役。此一战,国军损失惨重,近乎全军覆没,毫无作战经验又无心为国军卖命的徐仁厚很快就成了共军的俘虏。淮海战役结束后,来自国民党的被俘人员被统一安排组织学习,接受党课教育,之后按根据个人意愿,想留下来的就被编入了解放军的队伍。
徐仁厚起先还十分惦念家中妻小,留下的意愿并不强烈,后来当他得知自己所在的队伍未来会在山东一带驻扎时,便心动了。他想着待在部队里,至少一段时间内可以不用太愁吃穿,这样他就能够在山东多留些时日来打探父亲的下落了。
徐仁厚就这样,由最初的寻父,阴差阳错地上了战场,结果还吃了败仗,成了俘虏,最后被成功劝降,成了一名解放军。
当年夏天,中央提出并部署了解放位于烟台长山岛的作战计划。长山岛是当时山东境内唯一还被国民党占领的区域,徐仁厚所在部队进入了作战准备。
长山岛战役大概持续了一个周左右就结束了。这是徐仁厚当兵之后打的第二场仗,也是最后一场,因为他腰部中弹,被评定为二等乙级残疾,于是便根据安排就地转业了。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