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女须在棺木中睡了一整晚,醒来是被外面敲打的声音弄醒的。
然后一阵光,她被照得清醒过来。她挣扎着睁了眼,只见棺木被打开,她吓了一跳,立刻坐了起来。
外面的几个人也被吓得不行,尖叫着跑得远远的。
李女须刚刚睡醒,视线还有点模模糊糊的,她揉揉眼,发现身边还有一个人没有躲开。
那个人就这样盯着她,像是在看什么稀奇玩物一样。
她也瞧着那人,看他穿的衣服,比那村里最有钱人家的老爷还要精致漂亮。那眼睛,光亮地如同动物一般。那眉毛弯弯的,像是挂在天上的月亮。
这么好看的眉眼,是村里哪家有钱人的少爷呢?
那人问她,能不能自己走出来。李女须摇了摇头。
于是,这人走近,伸手将她抱了出来。他一近身,李女须只觉得闻到一阵很奇特的味道,有些头晕。
她闭了眼,眼前竟出现一幕幕奇怪的画面。有这个人的样子,一会儿看着他挥刀四处挥舞,又看着在月色下抱着自己,忽而又看到他在一处大殿吟诵着什么歌,声嘶力竭。
后面又有其他人的模样,有个很像他的年轻女子,抱着自己满眼笑意,一会儿乘着高头马车远行离去,忽而又穿着一身铠甲手拿大刀,身后千军万马。
她晃着头,让自己赶紧清醒过来。然后睁着眼睛看眼前这个长得高大而英俊的人。
这人抱着她,一路抱回了一个村外的院落。她吃饱喝足后,那个男子又走了过来,这次他蹲在她的身边,说:
“我要去江都,你可愿跟着我?从此不用在外面风餐露宿。”
李女须点点头:“我不会白吃的,我是巫女,会祝颂,会帮你的。”
“行,我叫刘胥,以后你就跟着我。”
于是,汉武帝第四子广陵王刘胥,从一个墓地里捡了一个差点被冷死的小巫女,一路从楚王封地走回了江都广陵王府。回府的时候,几个夫人妾室很是看不下去,一直劝刘胥把这个不祥之人送走。
刘胥说:“我看她非是不详之人。一路上,她都指点着让我躲过了好些劫数。我看,她便是我刘胥此生的吉物,从此,不许再有人提要她走之事。”
于是刘胥给了李女须很多华服宝物,又单独给她修了一间屋子作为祈祷和占卜用,每日美食佳肴一样不少地送着。
李女须很少占卜,江都风调雨顺,也甚是有人问起她祈雨祝颂。
日日,她便就跟着刘胥,闲时上山打猎、下河捕鱼,忙时在旁看着他练兵讨论国事,日日照顾三餐,入夜就在他的案桌旁磨墨点灯。
就这样照顾了几年,她也习惯了日日在刘胥身边伺候。只是刘胥看她的眼神越发不同,好几次向府里家眷提了要纳她为妾的事,都被几个夫人妾室哭闹不休而劝回了。
他心里觉得愧疚,便对李女须说:“原谅我,不能给你最好的。”
李女须摇着头:“我是巫女,跟着大师傅时便已起誓,此生不嫁,一生从巫。”
刘胥也无奈,只得让她在自己身边跟着。一年又一年,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刚救回时还是瘦弱小丫头的巫女,渐渐长成了明媚俊俏的女子。
后来,刘胥带着李女须去了长安,进了宫。在宫里,李女须陪着刘胥,见到了当年的汉昭帝。
李女须一入大殿,便觉得头晕不已。她看着四周,只觉得宫墙扭曲,立柱变形,忽然天旋地转,李女须就在宣室殿门口晕了过去。
醒来的时候,她躺在了偏殿的床榻上,身边有一位年轻的妇人在为她施针治疗。李女须不由得问:“这位女官,请问刚才是发生什么事情,我怎么会在这里。”
“你啊........没想到广陵王如此冒失,竟将巫女带到了殿上。”年轻的义灼一边施针,一边抱怨着:“你可知,刚才在殿内你的样子,恐怕会害了广陵王。”
“我......怎么了?”李女须担心地说,她知道,自己梦中经常会说一些预言的话,醒来自己都不知道。